技術|掌握紗線質量,做到靈活配棉
棉紡廠是多品種生產,有號數不同的紗線,有工藝流程和加工方法不同的紗線,有用途不同的紗線,配棉的目的就是更加合理的使用原棉,因為紗線質量和特性要求不盡相同,加之紡紗工藝各有特點,因此,各種紗線對使用原棉的質量要求也不一樣。
不同號數紗線
細號紗一般用于高檔產品,要求紗線強力高,外觀疵點少,條干均勻。細號紗線的直徑較小,截面內包含的纖維根數較少,疵點易暴露,且截面內纖維根數分布不均勻,對棉紗條干水平影響較大,反之,粗號紗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,因此,配棉時應根據不同號數選擇不同等級、不同品質的原棉。
精梳紗和普梳紗
精梳紗一般要求外觀好,條干均勻,棉結雜質少。精梳工序能大量排除短纖維和部分雜質性疵點,對排除棉結比較困難,所以精梳用棉要求原棉短絨和棉結含量盡量低,成熟度過差、含水率過高的原棉也容易產生棉結,盡量少用。精梳產品因為用于制作高檔面料,對布面染色效果要求較高,因此選用色澤好、整齊度好的原棉,有時還需要用長絨棉。
單紗和股線
一般單紗采用反手捻向,股線采用順向捻向,股線中的纖維與股線軸的夾角較小,因此纖維利用率較高,強力也大大增強,條干獲得改善,一般條干水平能提高2%~3%,毛羽和疵點由于多數被包卷在紗內,從而減少了暴露在紗線外的概率,因此毛羽和疵點數量也大為改善。股線一般多用于經紗,因此配棉等級和品質可以有所降低。
經紗和緯紗
經紗在使用中所承受的張力較大、摩擦機會較多,所以經紗強力要求較高,配棉時應選用纖維細長、單纖維強力高、成熟度適中、整齊度較好的原棉。由于在準備及織造工序紗線上的棉結和雜質去除的機會較多,并且還要經過上漿工序,所以對原棉的色澤和含雜要求較低。緯紗不上漿,準備工序簡單,去除雜質機會少,并且緯紗多暴露在織物表面,因此緯紗對織物的色澤、外觀、手感等影響較大,但是緯紗對強力要求不高,因此可以選用色澤好,含雜少、較粗短、張力稍差的原棉。
針織用紗
針織品是用單根或幾根紗線經針織機編織而成的,對紗線斷頭、疵點、強力和染色效果要求較高。此外,針織紗線一般用于制作內衣,要求柔軟舒適,因此紗線捻度較小,對條干均勻度要求很高,粗細不勻的紗線在面料上特別明顯,因此配棉時對成紗強力、條干、疵點和斷頭數量,各方面都要考慮到,所以應選用纖維細長、整齊度好、成熟度正常、短絨率低、疵點少的原棉;起絨織物的針織用紗,應選擇成熟度好、彈性好、長度較短的原棉。
染色用紗
一般棉制面料都要進行后整理染色加工,織物的吸色能力和纖維的性能有很大關系,淺色布對原棉要求不高,但是不能使用成熟度系數低、差異較大的原棉,否則會引起纖維混合不勻,面料染色后會出現斑點或條花,所以淺色布用紗要求使用含雜較少、色澤較好的原棉。深色布對纖維吸色能力要求高,要求成熟度好的原棉,印花布對原棉要求可以降低一些,因為印花后,可以覆蓋一些棉布上的紗疵和橫檔。一色布(米通布)面料是采用染色后的紗線織造高檔裝飾或服飾面料,因為染紗過程中紗線要經過多道工序的加工染色,所以要求紗線無毛羽、無紗疵、無接頭,目前國內能達到高檔一色布用紗的紗線較少。
特殊用紗
特殊用紗的種類較多,如輪胎用簾子線、高檔縫紉線,裝飾用面料紗線,手帕用紗線等,要求配棉時根據質量要求具體選擇,切不可造成萬能配棉問題。
客戶在紗線購買合同中,除了要求紗廠根據紗線用途訂紡以外,很多訂單還要求紗線的具體質量技術指標,如條干CV 值、成紗棉結疵點等,棉紗質量的好壞,除了與生產管理、工藝條件、機械狀態、操作水平等有關外,與所用原棉的優劣、使用的合理性有很大關系,因此掌握好紗線質量對原棉的不同要求,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,充分發揮原料的技術性能,在配棉成本相對低一些的情況下,提高紗線質量、穩定生產、降低生產成本有重要的作用。